(原标题:营收狂飙背后归母净利润却下跌源顺网,欧菲光重组微电子能否改命?)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光学龙头欧菲光的财报数据勾勒出一幅矛盾的图景:一边是智能手机高端化与智能汽车放量的增长曲线,另一边是归母净利润滑坡与债务压顶的风险曲线。
翻开欧菲光2024年财报,折射出“增收不增利”的转型阵痛:营收规模增至204.3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0.58亿元,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暴露出高端化突围与盈利转化的深层矛盾。其中,智能手机业务贡献逾79%营收,高端镜头渗透率提升驱动增长,但毛利率改善难抵费用攀升;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增25.73%至24亿元,却因价格战陷入低毛利困境;AR/VR等新领域短期收缩,长期技术储备尚待爆发。
与此同时,欧菲光现金流改善与债务风险并存。2024年,欧菲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涨逾一倍,显示经营回款能力增强,但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末的60.68%升至2024年末的79.18%,2024年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短债压力明显。
2025年一季度,欧菲光仍维持“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亏损5894.98万元,成为近8个季度首次单季亏损;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10.36%,财务费用率有所攀升,反映高负债下的利息压力,情况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重组欧菲微电子成为破局关键。消费电子复苏与汽车智能化浪潮赋予机遇,但高负债运营、行业周期波动及技术商业化瓶颈,或将延长其“困境反转”周期。
战略聚焦与整合效率,将决定这家光学龙头能否穿越增长迷雾。
01
营收增长但盈利恶化,现金流改善与偿债风险并存
据官网显示,欧菲光正式运营始于2002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3D ToF、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和智能门锁等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毋庸置疑的是,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产品持续创新升级,通过产业链的平台化整合,欧菲光在光学影像领域发展迅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跻身于行业前列。
以指纹识别为例,欧菲光2015年正式量产出货指纹识别模组,2016年底开始指纹识别模组单月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在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和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均处于龙头地位,是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主要供应商。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欧菲光也存在一些瑕疵。
总体来看,欧菲光2024年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持续弱化,现金流改善与债务风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024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总收入204.37亿元,同比增长21.19%,主要依赖智能手机业务复苏及智能汽车业务放量;然而归母净利润仅0.58亿元,同比下滑24.09%,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累计未弥补亏损超67亿元。
营收增长与盈利恶化的背离:智能手机业务贡献79.23%营收,高端产品渗透带动收入同比增长32.15%,同时毛利率提升2.97个百分点至11.44%;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73%,但价格竞争导致毛利率骤降6.15个百分点至8.7%。
费用率与现金流的背离:2024年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0.06和0.13个百分点,显示运营效率改善,但财务费用率攀升至1.86%,主因短期借款增加,利息支出侵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115.95%至7892.77万元,但货币资金仅11.66亿元,难以覆盖短期债务缺口。
2025年一季度,欧菲光营收增速放缓至5.07%,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近8个季度首次单季亏损,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10.36%,叠加股份支付费用与汇兑损失,单季亏损5894.98万元,凸显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与业务转型期的双重压力,也暴露出盈利转化能力不足的深层问题。
透过财报不难发现,欧菲光当前处于“营收扩张、利润滞涨”的转型阵痛期,智能手机业务的高端化尚未形成规模利润,智能汽车业务仍需跨越规模效应临界点,而高负债运营模式放大了经营波动风险。
02
智能手机筑基,智能汽车与新领域探索增量
再来看欧菲光整体格局,形成“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驱模式,智能手机仍为核心现金牛,智能汽车承载增长重任,新领域则处于技术储备期。三大业务协同效应初显,但资源分配与盈利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首先是智能手机,2024年实现营收161.92亿元,同比增长32.15%,增长动能来自技术突破及客户黏性强化。具体来看,7P光学镜头、潜望长焦镜头、双群内对焦镜头、可变光圈镜头等高端产品均已成功量产,并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旗舰项目供应链,驱动单机价值量提升;绑定头部客户华为、小米、OV,高端模组市占率提高。
其次是智能汽车,2024年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25.73%。2018年欧菲光收购富士天津,拥有了行业领先的车载镜头技术和专利,通过多年来的技术开发和沉淀,已量产1-3M、5M、8M ADAS,1M、2M及3M 环视,1M&2M舱内DMS和2M&5M舱内OMS等车载镜头产品,其中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海外客户项目也已经陆续定点和量产。但要清楚的是,由于价格战加剧导致盈利承压,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下滑至8.7%,需警惕与联创电子等对手的份额争夺。
最后是包括VR/AR在内的新领域业务,2024年营收17.49亿元,同比下滑27.37%,短期收缩但布局前瞻:在光学镜头方面,可以提供VR非球面透镜、VR/AR镜头组、VR目镜等产品;在影像模组方面,拓展FPV摄像模组、SLAM双摄模组、VR眼动追踪模组和VR定位摄像头模组;在VR/AR光机方面,布局LCOS光波导模组、BIRD BATH双目光机模组、LED光波导模组和PANCAKE光机方案等技术路线。显然,欧菲光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需等待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启动。
总的来看,欧菲光智能手机业务“守擂”压力增大,智能汽车业务“攻城”需平衡投入与盈利,新领域则依赖技术拐点突破,三者协同发展需解决资源聚焦与战略耐心问题。
03
重组整合与技术驱动,未来发展的两大抓手
为实现“困境反转”,欧菲光正通过资产重整与技术聚焦寻求破局。
2025年4月16日,欧菲光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欧菲微电子的28.2461%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据悉,欧菲微电子主营业务为指纹识别模组、光学传感模组、PC触控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对于此举的意义,在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欧菲光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已持有欧菲微电子71.75%的股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将实现对欧菲微电子100%的控制,有利于欧菲光整体战略布局和实施。同时,欧菲微电子在指纹识别模组、光学传感模组、PC触控板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能力,本次交易有利于强化公司与标的公司的战略目标协同效应。此外,欧菲微电子的盈利能力较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对欧菲微电子的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其经营支持和战略协同,在未来增厚公司层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而提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除了资产重整外,欧菲光还将通过技术驱动突破发展瓶颈。
2024年,欧菲光研发投入15.91亿元,占营收7.79%;期末,在全球已申请有效专利2096件,已获得授权专利1619件。同时,欧菲光拥有全球化研发团队,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均建立了创新研发中心,并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研发驱动创新,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从行业趋势看,消费电子创新周期与汽车智能化浪潮仍赋予欧菲光结构性机会,但能否将技术储备转化为持续盈利,取决于管理层在战略定力与财务稳健间的平衡智慧。
欧菲光未来发展如何仍需市场给出答案源顺网,我们拭目以待。
配资乐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